洋画美人--薛宝琴

2008-01-21 13:59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  见到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香烟广告上的人,读完《红楼梦》,一想到薛宝琴,就觉得是香烟广告上那没有生命和血肉的洋画美女。
    问到《红楼梦》一书中最美的女性应该是谁?会有两种回答,一说黛玉,一说宝钗,还会有第三种回答出来:黛玉(风流袅娜)+宝钗(鲜艳妩媚)=秦可卿(兼美)。但在第四十九回薛宝琴登场后,众人的一通夸奖,使宝琴艳冠群芳的形象凸现出来。宝琴在贾府的登场,“震惊朝野”,但她不是十二钗悲剧中的人物,作者如何叙写宝琴的结果,八十回中没有,只是千古一谜。
    宝玉见到宝琴就有了“魔意"说:“我竟形容不出来。老天,老天,你有多少精华灵秀,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!”晴雯说得更形象:“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。”探春讲出结论性的言语:“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。”那老太太会如何看待这根水葱呢?“老太太一见了,喜欢得无可不可,已经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了。老太太要养活,才刚已经定了。”“有了这个好孙女儿,就忘了这个孙子了。”“可见老太太疼你了,这样疼宝玉也没有给他。”贾母是另有打算,“细问他(宝琴)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”,想要宝琴做孙子媳妇,“听见已有了人家,也就不提了。”薛姨妈又做了补充:“他小儿见的世面倒多,跟他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。天下十停走了五六停了。”作者对宝琴出场后这样一通烘托,如同公布了宝琴的人事档案,可以说先声夺人。
    在五十回的芦雪广联诗中,又让宝琴在作诗之事上占据一流位置,与宝钗、黛玉、湘云并列,并让宝琴来了一次“立雪红梅”图的表演,得到贾母从审美角度的一次褒奖。后来让大观园中人们不明的、也让现代红学家糊涂的十首谜语诗和讲解真真国女儿诗,也让宝琴在众人面前红火了一把。
    但,宝琴的形象是大家一笔一笔涂抹到画布上凑成的美人图,她自己没有生动点睛的遇事态度、表现言语和独特举动,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,也就是说她的形象只是平面美人,非立体的形象,没有生命。说她是一个话剧场中的道具也未尝不可以,因为有了她,作者达到了刻画别人的作用。
    先说对宝钗的细雕。宝钗一向大度宽容,在对待宝琴的态度上倒有了异常言语:“你倒去罢,仔细我们委曲着你。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。”对于这样的话语,作者让快口无心的湘云说是“顽话”,达到叙写湘云直率、忠厚的作用之外,更让读者得到的印象是,在这个争夺“宝二奶奶”的战场上,宝钗遇到了真正让她心寒胆战的有力对手,虽然宝琴已有婚约,但让宝钗知道了,今后类似这样的对手都可以摧跨她的自信和企图。所以,宝钗有了下意识的表现,刻画了她内心中机巧与虚伪的一面。
    书中让宝钗对宝琴评价:“说你没心,却又有心;虽然有心,到底嘴太直了。”又直写宝琴是个“年轻心热,且本性聪敏”的女儿,见到黛玉大有一见钟情之感:“又见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,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”。黛玉也有第六感觉,“赶着宝琴叫妹妹,并不提名道姓,直是亲姐妹一般”。作者直说宝琴“心热”,对应了宝钗的“心冷”。黛玉也是情热、单纯之人,自然,宝琴、黛玉二人,惺惺相惜之感溢于小说的字里行间了。这里写出了黛玉与宝琴的纯真心热,也透露出贾母内心选孙媳的重要标准。
    宝玉见到宝琴生出了诸多感叹,说“长了一层学问”,在听说贾母欲“养活”宝琴时说:“这倒不妨。原该多疼女儿些才是正理。”这里又进一步皴染了宝玉的“女儿是水做的骨头”的思想。
    最主要的是通过宝琴,重笔浓墨地刻画了贾母这个重要的人物。首先,看出贾母一片爱孙之情。她虽也觉得宝钗是封建淑女的典范,但贾母是个看得出事物本质的高超的老太太,她一见宝琴就觉得应该在孙子身边放上这样一个“年轻心热、本性聪敏”、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孙子媳妇,虽然她更爱黛玉,但她也知道黛玉的身体是难以胜任这个家庭传宗接代的重任的,所以,一开始就有召聘宝琴之意。从此事可以看出精明的贾母也不愿意在孙子身边摆放个“冰洞”一般的媳妇。又在描述“立雪红梅图”时,让贾母宣讲了一番美学欣赏的道理,要在“粉妆银砌”的背景下,还要点缀“红”,红梅、红衣的耀眼处来点睛。如宝钗那样的一片素净并不是贾母心中所喜。更何况作者在贾母处理熙风吃醋风波时的洒脱态度,先是厉声喝住贾琏,反过来对熙风说:“什么要紧的事!小孩子们年轻,馋嘴猫似的,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。从小世人都打这么过的。”不可小觑了作者这点的描摹,写出了贾母出入封建规范的自如程度,作者不在实际生活中有原型人物的体会,是写不出这样出彩的人物的。
    宝琴的登台后,作者就使用这个“道具”进一步刻画了书中的主要人物,这个“洋画美人”也算帮了作者一个大忙,虽然我们说薛宝琴作为小说人物来说,刻画得并不神采奕奕,但她使主要人物更细腻、更深刻、更历历在目。有了宝琴的出场,作者更容易以游刃有余的文字,通过宝琴对主要人物精雕细刻一番。

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