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鲁迅日记》的感叹

2008-01-22 18:16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 《鲁迅日记》的“出版说明”:“《鲁迅日记》,从一九一二年五月五日起至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止,作者生前未发表过。”鲁迅先生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还勉力写了《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》(未完篇),十八日晨写了致内山书店店主内山完造的短扎,坚持在日记上写下两个字“星期”终于因无力而停止,于十月十九日午前五时二十五分逝世。。鲁迅的日记是终其一生记录的,只是一九二二年的日记转往南方途中似因邮寄丢失。
    鲁迅的日记风格简苛内敛,如1912年5月10日初到教育部上班,日记:“晨九时至下午四时半至教育部视事,枯坐终日,极无聊赖。”1913年10月1日日记:“夜抄《石屏集》卷第三毕,计二十叶。写书时头眩手战,似神经又病矣,无日不处忧患中,可哀也。夜风。”日记中是很少可以见到如此的感情表达。1923年3月25日风雨之时,极其简短的日记:“晴。星期。黎明往孔庙执事,归涂坠车落二齿。”10月26日发生学生示威游行,就被北洋政府派的人说成:鲁迅参加示威游行,在警民冲突中,“齿受伤,脱门牙二”。这样的岁月日记只是:“小雨。休息。晚霁。”从《鲁迅日记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“呐喊”、“彷徨”、战斗的生命轨迹,甚至比《年谱》还简单,绝没有清代李慈铭的《越缦堂日记》那样庞杂和随时准备为皇帝检阅的文饰。
    但,《鲁迅日记》中的购书目录,却十分详尽,书名、版本、题示、价格绝不含糊。每年的日记后有全年的购书账。我们可以想象到,鲁迅枯坐书斋,一笔一笔记录目录,一月一月清点年度的购书款,是如何使我们联想不止啊!鲁迅一生也不是十分富裕,早年更是如此。1923年7月14日日记:“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,自具一肴,此可记也。”19日:“昙。上午启孟自持信来,后邀欲问之,不至。下午雨。”鲁迅兄弟失和,启孟所持信即为二弟周作人之信,信封写“鲁迅先生”,内容为“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。”鲁迅携妻迁入租房,因屋小母来不便,则借钱400元和750元两笔购房,支付800元房款,维修费用支出1042.50元。此笔款一直到1926年8月才还清。但此期间,鲁迅虽简用也还是购入一些书籍。1924年总共购书款99.24元,月均8.28元,1925年年度书款159.13元,月均13.26元。
    中国文化就有做《书目》的传统,清朝的大吏张之洞一部《书目问答》培育了不只一代人。书目分三种形式:其一是分类有序记录书名,有解题,如《四库总目》;二,只是书名,无解题,如史书的“艺文志”;三,只是书名,如账簿。鲁迅的日记书账近于第三类。现代作家孙犁生前曾按鲁迅书目购入书籍,可见书目之应用。对《书目》的兴趣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,许广平曾回忆:“在他消闲的时间,就时常看见他把书目看得津津有味,我却从不爱沾手的”鲁迅用长达二十余年校勘《嵇康集》,参考了多种书目,现在,我们可以在《鲁迅全集》中读到此书的精良校本。
    《鲁迅日记》给了我们多少启示,使我们对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仰。
  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9-01-21 11:49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